《心灵点滴》刚想骂瞎几把煽情,却被“真人真事改编”几个字震住了

8.5的高分,也是戳中了不少人:《心灵点滴》

 

亚当反而跟病友处得不错,精神病人虽然神神叨叨,但只要耐心和他们交谈,尝试去了解他们,他们就会显示出正常的情感:开心、感动、难过…

 

这段经历,让亚当下定决心:病好了以后,去当一名医生。

 

 

终于,亚当如愿以偿的坐进了医学院的课堂。

 

这时,亚当才发现,他在精神病院的遭遇,并非个例。在当时的美国,很多病患都在遭受医生的“冷暴力”。

 

这是因为,当时的医学界有这样一个共识:医生医治病人,要避免和病人有情感交流,这样才能保持客观判断。

 

可亚当却认为:病人最需要的,是关怀和鼓励。医生的“冷静”,对病人的心理和生理,有负面影响。

 

 

医学院有明文规定:大三以下的学生不允许到医院探视病人。

 

可是亚当不管这些,隔三差五就去医院和病人聊天,逗他们开心,听他们唠叨。

 

亚当说:医病很重要,医人更重要。

 

 

亚当还有一个不切实际的理想:创办一间欢乐的医院。医生和病人之间的关系不是冷冰冰的,而是有温度的。

 

亚当的行为遭到了同行的鄙夷,有人说他破坏规矩、投机取巧、哗众取宠,还有人骂他神经病…

 

他被一次次赶出病房,甚至被告上法庭…

 

然而,那些被他陪伴过、逗乐过、安抚过的病患,却牢牢记住了他…

 

 

这部《心灵点滴》在1998年上映,由喜剧大师罗宾·威廉姆斯主演,豆瓣得分8.5。

 

有网友说:缺爱的人可以感受到爱,悲观的人可以从中找到前行的力量。我希望所有学医的同学都能看看,因为你们不仅仅医身病,更是医心病。

 

 

电影中有很多细节,我们现在看来非常荒唐,却是当时医院里的常态。

 

比如,在精神病院里,当迷茫的亚当向医生倾吐自己的不安和绝望时,医生面无表情,毫无反应,自顾自喝咖啡。仿佛坐他对面的,是一个纸皮箱…

 

这让亚当很困惑:我是病人,不是犯人,我不应该获得一点点尊重吗?

 

相关文章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