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敢说,《留夏》这部零热度国产片,除了我,没人推荐…

终于有电影,能够拍出这个特殊群体的真实一面了…

 

翰祥的故事,只是当今中国的一个小小缩影。

 

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,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,留守儿童的数量猛增。有数据显示,曾经17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高达近7000万。

 

最近几年,这个数字持续下降,但截止到去年,我国不满16周岁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依然将近700万。

 

可能对很多生活在城市的人来说,留守儿童就是一连串的统计数字,一个个极端的新闻事件:喝农药自杀、违法犯罪、性侵、拐卖…

 

 

我们对这个群体,有着刻板印象:贫穷、自卑、敏感…却很少真正走近他们的生活。

 

只有当接触到具体的人,你才能了解到,他们经历了什么。

 

第一代留守儿童已经长大成人,步入了社会。其实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,跟我们没多大的差别。甚至很多人,因为早早品尝过生活的艰难,更能吃苦,意志坚强,更懂得责任和担当。

 

但是童年经历过的来回拉扯、漂泊动荡,造成的心理创伤,却在身上永远留下印记。

 

 

在知乎上,有这么一个热门提问:曾经的留守儿童长大后是什么状态?

 

有人说:没有安全感,凡事靠自己,压抑情感,不敢奢望爱情…

 

有人说:很长一段时间内,认为爷爷奶奶才是自己真正意义上的“父母”,而与远方的父母之间,似乎成了一种利益索取关系…就是怎么都亲不起来。

 

 

有人说:在老家天天想着去找爸妈,真的离开的时候,哭得声嘶力竭,第一次跟父母到了深圳,语言都不通,那种孤独感,终身难忘…

 

还有人说:出生地、6岁以前的居住地、6岁以后的居住地…每次都是连根拔起,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,不懂方言、没有发小,没有学会人际交往,爸妈忙着自己的事,有严重的疏离感…

 

 

在《留夏》中,就有个特别的设定:始终没有给张翰祥父亲正脸的镜头。

 

有网友说:大概是因为不需要吧。就像留守儿童的成长中,也一直没有父母的角色,父母对于孩子来说,就是模糊的影子。

 

 

我们觉得理所应当的,稳定的生活环境,父母的拥抱,开心时有人分享,难过时有人安慰…在他们的童年里,是缺失的。

 

而这种缺失,成年后需要用几十倍,乃至一生的时间去找寻,去弥补。

 

一位答主说:命运是没办法选择的,我们只能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。如果大家想从我的回答里得到什么启发或者建议,那就是,做好自己,以及,陪着你的孩子,再忙都要陪伴,再苦都别丢下。

 

 

电影名字叫“留夏”,既是指留守儿童的夏天,又是指我们留不住的童年的夏天。

 

很难得,我们能在这个夏天,与留守儿童发生一点交集,理解他们的人生,而不是同情和俯视。

 

很难得,有这样的电影,记录下了大时代浪潮下,一个特殊群体的快乐与哀愁。

 

 

 

相关文章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