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集9.2,横跨6国,直指痛点,《他乡的童年》这部国产片了不起!

开播引热议,不管你有没有孩子,都该看看。

 

可关于片子的争议却很大。

 

有人说:看哭了,又感动又羡慕,原来我们已经忘了,如何活成自由随性的人。

 

还有不少人说:我是精神芬兰人。

 

但也有人批评它:预设主题,自带立场,采访痕迹太重,剪辑粗糙…

 

有人说:通篇都是何不食肉糜,各国国情不同,无从比较,除了让国人焦虑外,没有任何可以落地的启示。

 

 

这年头,教育是个自带流量的话题。

 

在中国当家长的都懂,现在的大环境,太容易让人焦虑了。

 

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我们中国人,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,都更重视我们下一代的教育,也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,更容易看到,全球范围内的教育理念。

 

 

一方面,我们看到差距,想要避免那些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的童年遗憾,给孩子一个更美好的童年。

 

但另一方面,我们又不得不接受我们的国情:教育资源稀缺,各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,高考仍是相对公平的选拔人才的途径。

 

同时,我们还要意识到,别人家的教育看起来似乎更先进,更符合人性。但事实证明,我们中国的基础教育,才是最好的。

 

所以我们常常纠结:追求成绩还是保护兴趣,要结果还是重过程,个性发展还是集体主义…

 

很多时候,有绝对正确的答案。

 

 

这也就决定了,我们看这部纪录片时复杂的心态:别国的教育模式,确实有他们的优点,也许并不适合我们…

 

但正如周轶君说:我们或许不能马上学到一些国家的优秀经验,有些东西甚至也不符合我们的传统或者现实,但至少有一些从家庭从个人层面,我们可以马上着手去改进和借鉴。

 

 

这大概是这部纪录片的最大意义。

 

它让我们反思,教育不应该只关乎成绩,更关乎孩子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。

 

他能不能感知生活的美,愿不愿意帮助别人,有没有能力去爱人…

 

这些东西,是不是比学习成绩更重要?者,能不能兼得

 

相关文章

返回顶部